变宝网07月07日讯
变宝网7月7日讯
近期,国内玻璃市场淡季不淡的局面再次出现。各地玻璃货源大被拉走,生产企业库存压力不大,玻璃
格较为坚挺。不过,华中、华南地区近期遭遇强降雨,货物运输受阻,玻璃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也反映生意并不好做,对市场并不乐观。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差呢?玻璃市场热度又会持续多久?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。
玻璃市场再现淡季不淡
在国内玻璃市场传统的淡季,库存累积、格下跌的局面迟迟未来,玻璃期现市场
格却逐步走高。6月底玻璃期货市场
格节节攀升,现货市场也相对火爆,尤其是沙河玻璃主产区
格重心不断上移。这一走势出乎了大部分市场人士的意料,
格上涨幅度和持续时间都超出了市场预期。
据记者了解,今以来,国内浮法玻璃均
明显高于去
同期,在4月上旬小幅下滑后
格一路上扬。尤其在雨水较多的6月份,市场依旧不改强势。
“整体上看,今上半
玻璃现货市场呈现‘
涨
稳、库存降低、效益转好’的局面。”业内人士介绍,截至6月末,全国白玻均
1224
/
,同比上涨106
/
。月末玻璃在产产能88584万重箱,比去
同期减少12万重箱;月末行业库存3383万重箱,同比减少167万重箱;月末库存天数为13.94天,同比减少0.69天。
初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升温,使得建材市场需求
加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
1—5月份房屋竣工面积为32027.7万平方米,而去
同期为26611.42万平方米。玻璃行业70%的需求来自房地产市场,房地产竣工面积
加意味着玻璃用
会随之
加。
“市场真正好不好,关键要看库存小不小”,这句玻璃行业内流行的口诀,当前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。
“就华中、华北地区来说,厂家库存较往同期低了很多。”沙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一季度房地产数据大幅改善,带动了玻璃需求。今
沙河厂家平均库存水平同比下降50%以上。
上半,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沙河地区玻璃销
总体不错,市场效益也得到提升。近期除了农忙时节建筑开工率下降,市场经历短暂调整之外,玻璃
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。当前沙河玻璃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淡季不淡格局,6月份北方麦收时节,个别厂家
格曾有短暂的回调,但大多数厂家硬是没降
,挺过了淡季。
市场困惑“货都去哪儿了”
眼下,除了库存偏低、格坚挺外,“玻璃去哪了”也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关注。
其实两前同样的时间点,玻璃市场也曾出现过这种局面。当时,部分玻璃
格较低的地区出现了库存大
下降、贸易商拿货积极的情况,拉货车接连不断,经历了阶段性的“出货热”,玻璃的流向遭到了市场人士的质疑。最终分析的结果是,有50%的出货是终端消化了,还有50%可能在加工厂、经销商手里。
今不同的是,玻璃贸易商和下游加工厂家普遍反映今
的生意并不好做,备货也并不积极。
据记者了解,目前来看,贸易商手中虽有存货,但数并不多。部分贸易商认为,玻璃毕竟是过剩产业。两
前同期玻璃
格比现在要低120
/
,贸易商有低
备货的动力,在流通环节吸收了很大一部分库存。现在的
格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利润丰厚,玻璃
格
后基本是单边上涨势头,后期向上空间不大,贸易商没存货动力。而如果
格出现下跌,可能跌幅会很深,目前存货也得不偿失。尤其是在传统的淡季时间点,贸易商仅是维持正常库存水平,根据客户需求接货。
但也有一些贸易商仍看好后期旺季的玻璃需求,认为玻璃格还会有30—50
/
的涨幅,并让深加工客户多备货,同时自己也加快吃库存。
之前被市场看好的下游深加工市场,也呈现出不温不火的状态。从玻璃深加工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,今总体订单情况明显不及去
,且订单的时间周期很短,之前还能接到3个月后的订单,但现在3个月后的订单寥寥无几。
中下游市场情况一般,玻璃又都去哪儿了?
“实际上,订单虽少但玻璃的需求还是有的。”业内研究员解释说,今以来中空玻璃和往
相比减少很多,但夹胶幕墙订单明显
多,由于夹胶幕墙用
比中空多一层,面积大,直接导致玻璃用
加。在他看来,虽然深加工订单
少,但玻璃原片的用
其实并没有少很多。
“从采购节奏上看,一般情况下,从玻璃厂购买的玻璃需要经过加工企业加工后才能进行安装,玻璃的购买以及运输一般是在房屋快要建好时。1—5月份房地产竣工面积相对前几明显
加,对玻璃的需求也会相应
加,玻璃库存在逐步减少。”期货分析师表示,随着我国玻璃行业去产能的深入,落后产能将逐渐被淘汰,玻璃采购需求将转移到大型玻璃厂。
此外,近来玻璃加工产品出口数
加比较快,也加速了国内玻璃原片的消耗。
“去玻璃产能是下降的,产能减少的市场效应慢慢显现,也为今
的低库存奠定了基础。”业内人士表示,上半
玻璃市场本该是高库存,但实际上春节过后库存持续下降。
初房地产市场销售火爆使得房企资金加速回笼,这部分资金大
流向在建或是因资金问题停滞的工程,玻璃需求才能保持平稳或是稍有
长,消化了上半
的玻璃库存。
“今加的玻璃产能大部分是二季度中后期点火的,产能压力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,造成了当前低库存的状态。”业内专家说。
后期需提防旺季不旺
毋庸置疑,玻璃市场供需基本面的改善,是上半行情转好的决定性因素。
虽然今雨水偏多,但是玻璃基本面情况尚可,仓储条件改善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梅雨天气对市场的影响。今
玻璃市场供应有所减少,而需求有所
加,特别是一些高品质玻璃超白、色玻的需求
大幅
加,其中超白玻璃需求较去
同期
长约30%。
初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回暖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玻璃需求。节能环保意识的
强也促使门窗更新换代,长期来看,这方面需求仍将
长。
当前淡季不淡的市场表现也使玻璃生产企业对后市的信心大,加快了新建生产线投产以及冷修生产线复产的速度。资讯数据显示,截至6月底,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296条,在产226条,日熔
共计150170
,同比减少1%,环比
加0.81%。1—6月份新点火及复产点火生产线共计12条,冷修生产线11条,停产生产线1条,与去
同期相比日熔
加1520
。
另外,今超白、色玻需求大幅放
,生产线转产较多,普通白玻产能相对缩减。盈利的
加也使玻璃生产企业的资金状况有了明显改善,即便是到期的生产线也将延后冷修。这让部分市场人士有些担忧:产能压力会逐渐显现,而需求端若提前透支的话,在淡季不淡过后玻璃市场会不会出现旺季不旺呢?
生产效益较好使得产能恢复速度加快,在5月下旬部分生产线集中投产之后,山东、安徽等地区还有数条冷修生产线有点火意愿。此外,当前玻璃格高于去
同期100
/
左右,后期
格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。
业内专家认为,玻璃市场淡季不淡的表现或使后期旺季需求提前预支。如果后期终端需求跟进不足,加工企业将根据情况适时调整采购速度,这会对生产企业产生影响。
目前房地产市场热度已有所降温,一二线城市房环比
速均已经出现拐点,这会拉低建筑玻璃的消耗
。受此拖累,加工企业将放缓进货速度,在保证自身库存合理的前提下,更加有规划地采购。南方市场总体表现不及北方,加上近日遭受暴雨侵袭,货物运输受阻,为保证出库,后期市场
格或进行调整。
但部分生产厂家对旺季玻璃市场的表现仍有期望,他们普遍认为,旺季会如期而至,而产能压力可能会在11月之后显现。
业内专家对于后市也相对较为乐观。预计,7月份玻璃市场仍将延续稳中偏强的走势,局部地区或迫于库存压力,格出现小幅松动,但大趋势不改。8、9月份市场正处市场旺季,上扬行情依然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