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宝网09月03日讯
5mm钢板重通过普通Q235-A的钢材比重系数是1:7.85,按照这个系数测算,5mm厚钢板理论重
是:5×7.85=39.25kg/平方米。钢板按厚度分,薄钢板<4毫米(最薄0.2毫米),中厚钢板4~60毫米,特厚钢板60~115毫米。钢板按轧制分,分热轧和冷轧。除了了解重
,小编带大家了解其它钢板信息。
钢板加入合金素与铁、碳的相互作用
合金素加入钢中后,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钢中。即:与铁形成固溶体;与碳形成碳化物;在高合金钢中还可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。
1.溶于铁中
几乎所有的合金素(除Pb外)都可溶入铁中,形成合金铁素体或合金奥氏体,按其对α-Fe或γ-Fe的作用,可将合金
素分为扩大奥氏体相区和缩小奥氏体相区两大类。
扩大γ相区的素—亦称奥氏体稳定化
素,主要是Mn、Ni、Co、C、N、Cu等,它们使A3点(γ-Feα-Fe的转变点)下降,A4点(γ-Fe的转变点)上升,从而扩大γ-相的存在范围。其中Ni、Mn等加入到一定
后,可使γ相区扩大到室温以下,使α相区消失,称为完全扩大γ相区
素。另外一些
素(如C、N、Cu等),虽然扩大γ相区,但不能扩大到室温,故称之为部分扩大γ相区的
素。
缩小γ相区素——亦称铁素体稳定化
素,主要有Cr、Mo、W、V、Ti、Al、Si、B、Nb、Zr等。它们使A3点上升,A4点下降(铬除外,铬含
小于7%时,A3点下降;大于7%后,A3点迅速上升),从而缩小γ相区存在的范围,使铁素体稳定区域扩大。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完全封闭γ相区的
素(如Cr、Mo、W、V、Ti、Al、Si等)和部分缩小γ相区的
素(如B、Nb、Zr等)。
2.形成碳化物合金素按其与钢中碳的亲和力的大小,可分为碳化物形成
素和非碳化物形成
素两大类。
常见非碳化物形成素有:Ni、Co、Cu、Si、Al、N、B等。它们基本上都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。常见碳化物形成
素有:Mn、Cr、W、V、Nb、Zr、Ti等(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稳定性程度由弱到强的次序排列),它们在钢中一部分固溶于基体相中,一部分形成合金渗碳体,含
高时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合物。
更多5mm钢板的相关资讯,请持续关注变宝网资讯中心。